白饭树根 (《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薏米蕴(《岭南采药录》),鱼眼报(《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大戟料植物白饭树的根,植物形态详白饭树叶条。 【采集】随时可采,洗净,...
白垩 (《本经》) 【异名】白涂(《说文》),白善土(《别录》),白土子(《本草衍义》),画粉(《纲目》)。 【来源】为沉积岩类岩石白垩的块状物或粉末。 【矿物形态】白垩 由方解石质...
白鹅膏 (《别录》) 【异名】白鹅脂(《千金食治》)。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脂肪。动物形态详鹅肉条。 【化学成分】鹅脂主含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棕搁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参...
白豆蔻壳 (《药性切用》) 【异名】豆蔻壳(《饮片新参》),白蔻衣(江苏)。 【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壳。植物形态详白豆蔻条。 【性味】《饮片新参》:味微辛。 【功用主治】...
白丁香 (《滇南本草》) 【异名】雀苏(《雷公炮炙论》),雄雀矢(《别录》),青丹(《本草拾遗》),麻雀粪(《滇南本草》),雄家雀粪(《黑龙江中药》)。 【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
白地紫菀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白叶不翻、小一支箭、白头翁(《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菊科植物钩毛大丁草的根。...
白刺花叶 (《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叶片,植物形态详白刺花条。 【化学成分】叶含香叶木甙。 【性味】《贵州草药》:苦,平。 【功用主治】《贵州草药》:清热...
白刺花 (《贵州草药》) 【异名】白花刺(《贵州草药》),苦刺花(《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根。 【植物形态】白刺花 矮小灌木,高1.2米左右。树皮灰褐色,多疣...
白常山 (李承祜《药用植物学》)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或展枝玉叶金花的根。 【植物形态】①玉叶金花又名:鹅儿花。 常绿蔓状小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披柔毛。单叶对生,...
白菖 (《别录》) 【异名】泥昌(《雷公炮炙论》),水昌、水宿、茎蒲、水菖蒲(《别录》),溪荪、兰荪(陶弘景),地心(《石药尔雅》),泥菖蒲(《纲目》),蒲剑(《草木便方》),水八角草...
白侧耳 (《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白耳菜、叫天鸡(《贵州民间方药集》),光板、金苦板(《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苍耳七,金钱灯塔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虎耳...
白补药 (《贵州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的全草。 【植物形态】花茎状丹参,又名:地梗鼠尾。 多年生草本。基生叶6~10枚,叶片长卵形,长3.5~13厘米,宽3~6.5厘米...
白背叶根 (《岭南草药志》) 【异名】白膜根、白朴根(《岭南草药志》),野桐根(《闽南民间草药》)。 【来源】为大戟种植物白楸的根。植物形态详白背叶条。 【化学成分】含酚类、氨...
白背叶 (《贵州草药》) 【异名】三条筋、三根筋、香叶、糯叶(《贵州草药》),湄潭台乌(《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的根和叶。 【植物形态】峨嵋山胡椒 乔...
白背叶 (《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白帽顶、白膜叶(《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楸的叶。 【植物形态】白楸又名:白背娘、白背桐、白朴树、白泡树、白面简、白鹤...
白背杨 (《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 【植物形态】银白杨 乔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绒毛;冬芽圆锥形,有白色绒毛,或仅边缘有细柔毛。单叶互生,...
白背三七茎叶 (《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茎叶。植物形态详白背三七条。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云南中草药》:咸微辛,寒,有毒。 【功用主治】清热...
霸王根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 【植物形态】霸王 灌木,高约1米。根粗壮,外皮棕色。枝开展,皮淡灰色,小枝先端刺状。叶在老枝上簇生,在...
菝葜叶 (《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菝葜条。 【化学成分】叶含芸香甙。 【性味】《履?岩本草》:温,无毒。 【功用主治】治风肿,疮疖,肿毒...
菝葜 (《别录》) 【异名】金刚根、王瓜草(《日华子本草》),金刚骨(《儒门事亲》),金刚藤(《履?岩本草》),山梨儿、金刚树、铁刷子(《救荒本草》),铁菱角(《纲目》),金刚刺(《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