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玻璃树皮泡水能当保健品长期喝吗
可以。
黄玻璃(黄伯栗)学名黄檗,别称:檗木,黄檗木,黄波椤树,元柏,关黄柏,黄柏。
黄柏树皮功效作用
1、黄柏树皮对于小面积和较轻的水火烫伤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小心被滚烫的热水或者其他什么烫烧伤起泡,这时若用黄柏与甘草等药粉末敷在患处可以帮助愈合。(若是较为严重或者是面积大的烧烫伤还是要及时的送医救治)
2、黄柏树皮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因为黄柏树皮是为苦燥的中药材,所以对于直接祛除体内的湿气甚是有效果,对于脏器内瘀积的火毒也有一定的祛除作用。
扩展资料;
黄柏果实的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并从挥发油中分得小檗碱和5,5'-二甲基糠醛醚。
黄柏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颈动脉注射较静脉注射的更强,因此降压可能是中枢性的。
对季铵型的黄柏碱加以改变而合成的叔胺型的化合物名昔罗匹林(Xylopinin)亦可引起迅速、显著之降压;在Ⅰ-Ⅱ颈椎间切断脊髓则降压消失,因而也证明降压属中枢性的。此外,昔罗匹林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用,对压迫颈动脉、窒息、电刺激大内脏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及注射肾上腺素或电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起的瞬膜收缩反应均受到抑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檗
男人每天用黄柏知母,泡水喝,会怎么样?
大可放心
知母黄柏配对,第一想到的是知柏地黄丸,
加知母黄柏专门是为了滋肾水,降虚火,可见这里虚火炎上的症状应该是比较严重了的
曾经略微想过知母黄柏配对的原因
知母苦甘寒,入肺胃肾;黄柏苦寒,入肾膀胱大肠。
中医有个法叫金水相生法,
黄柏入肾而不入肺,
知母下润肾水,上清肺金,
二药相得益彰,疗效自然更好
大概如此
黄柏树叶泡水喝有什么作用
您好!黄柏属于清热燥湿药物,功效主要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主要为清下焦湿热,性味苦寒,长期久服易导致脾胃损伤,所以不建议长期饮用,而且不专门用于治疗便秘。
意见建议:如果患者是有便秘的苦恼,可以试着服用决明子、菊花等泡茶饮可以收到不错的
中药黄柏的副作用
中药 黄柏是很出名的中药,很多人都用中药黄柏治疗,那么中药黄柏副作用会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中药黄柏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中药黄柏的副作用
1、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2、黄柏不可长期大量服用:黄柏久服伤胃,久服之,反从火化,愈觉发热,不知有寒。
3、《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4、《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 肾虚 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 产后 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中药黄柏的药用价值
黄柏,中药名。为芸香科 植物 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黄柏的药用价值_黄柏的副作用
1、功能主治:
具有 清热 燥湿,泻火 解毒 ,退热除蒸的功效。用于 湿热 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 脚气 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 湿疹 湿疮。盐黄柏 滋阴 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2、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渍。
3、药理作用
其杭菌谱和杭菌效力弱于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对血小板有保护作用。还有利尿、降压、解热、降 血糖 作用。
4、临床应用:
4.1、治疗细菌性痢疾。
4.2、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3、治疗 肺炎 。
4.4、治疗 肺结核 。
4.5、治疗 肝硬化 、慢性肝炎。
4.6、治疗滴虫性 阴道炎 。
4.7、治疗急性 结膜炎 。
4.8、治疗慢性化脓性 中耳炎 。
4.9、治疗慢性上颌窦炎。
4.10、治疗耳部湿疹。
4.11、黄柏所致过敏性药疹。
中药黄柏的 医学 记载及附方
1、药方 偏方 :
1.1、《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
1.2、《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1.3、《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黄柏的药用价值_黄柏的副作用
2、医学记载:
2.1、《临床常用中药手册》:“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归肾、膀胱经,长于清下焦湿热。”
2.2、《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2.3、《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2.4、《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