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医院
民间治疗哮喘病的土方法有很多,比如蜂蜜鸡蛋汤、山药甘蔗汁、茯苓粥、川贝炖雪梨、紫苏薄荷茶、陈皮萝卜汤、杏仁薏米粥、核桃芝麻糯米粥等。在不过敏的前提下,这些方法有助于缓解哮喘引起的咳嗽、喘息等不适症状,但并不能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患者应该进行规范的治疗,不要盲目使用民间偏方,以免耽误病情。
浏览(194)2022-05-24 22:30:5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脾虚泄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健脾止泻的中药,比如山药、莲子、芡实、茯苓、薏苡仁、白扁豆、白术、党参等。在应用中药治疗的期间,患者要保持清淡饮食和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也不能吃生冷、刺激性、难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
浏览(142)2022-05-21 18:02:28
脾虚泄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或稀水状,大便中可能夹杂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同时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神疲乏力、气短、头晕、面色萎黄、四肢不温、日渐消瘦等表现。患者在进食油腻、寒凉的食物后,腹泻的症状会加重。
浏览(67)2022-05-21 18:01:42
脾虚便秘者常表现为排便无力,也就是虽有便意但难以排出,患者感觉排便艰涩,努力排便时会有出汗、气短的表现,解出来的大便常常并不干硬,同时还伴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表现。脾虚便秘往往是脾气虚弱引起大肠传导无力所致。
浏览(181)2022-05-21 18:01:20
脾虚可以导致腹泻,也可以导致便秘。脾虚湿盛或脾胃虚寒容易出现腹泻,脾虚湿盛会导致水湿内停,脾胃虚寒由于阳气不足、不能运化水谷,进而导致便溏、泄泻等。脾气虚或脾胃阴虚容易出现便秘,脾气虚会导致排便无力,脾胃阴虚则会导致大便干硬,进而出现便秘。
浏览(77)2022-05-21 18:00:38
寒湿困脾可以从中药、针灸、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理。首先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温阳健脾、散寒利湿的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艾灸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承山等穴位,有助于祛除寒湿。患者还要注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坚持运动,规律作息。
浏览(146)2022-05-21 18:00:14
寒湿困脾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健脾利湿、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附子理中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小建中颗粒等。不同患者的病情存在差异,比如寒偏重、湿偏重,是否累及其它脏腑等,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选用合适的药物,不存在最好的药物的说法。
浏览(88)2022-05-21 17:59:52
寒湿困脾的常见症状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恶心欲吐、口中黏腻、口淡不渴、便溏、小便短少、头困身重、肢体浮肿等,妇女还会有白带增多的表现。从舌象看,舌体较胖、色淡、苔白腻或白滑,脉迟缓或浮细。不同患者的病情存在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也有所不同。
浏览(140)2022-05-21 17:59:24
中气不足、排便无力的患者需要使用补脾益气的药物,比如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也可以应用中药汤剂来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白术、黄芪、党参等补气的药物。此外,患者还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浏览(110)2022-05-21 17:59:02
中气下陷多久可以恢复,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判断。一般来说,对于单纯的中气下陷,通过规范的中药调理以及生活调养,大概需要1到3个月可以调理好。但如果中气下陷非常严重,或者说患者体质很虚弱、病情比较复杂,那么所需的治疗时间就会更长。
浏览(152)2022-05-21 17:58:36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消化内科
个人简介: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与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掌握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的诊治。
肖军主任医师
唐庆主任医师
黄凤华主任医师
齐铮主任医师
黄磊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