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肚子大湿气重可以采取饮食调理、运动等方法来减肥。肚子大湿气重与脾虚有关,要避免吃肥甘厚腻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适当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比如冬瓜、薏米、赤小豆、芡实等,同时也要加强运动,提高脾胃运化功能,以促进痰湿的排出,有助于达到减肥的目的。
浏览(107)2022-07-15 18:15:52
前胸后背长痘可能是湿气重,也可能是其它原因。前胸后背长痘也就是痤疮,中医认为痤疮可能是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结、冲任不调等。如果痤疮是湿气重引起的,那么通常会伴有口干、恶心、胸闷、食欲不振、腹胀、小便短赤、大便粘腻等湿热的症状。
浏览(148)2022-07-15 18:15:37
背上拔罐可以去湿气。背部是膀胱经和督脉分布的区域,通过刺激脾俞、胃俞、肾俞等督脉上的穴位,可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水湿的代谢;膀胱经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排毒通道,在膀胱经进行拔罐操作,也有助于湿气的排出。当然,背部拔罐要注意正确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浏览(120)2022-07-15 18:15:21
顽固性湿气需要采取规范的中药、针灸等调治,才能得到根除。顽固性湿气通常是病程较长或病情较重,通过一般的饮食、运动等调理,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个性化的方剂治疗,并配合针灸、理疗等方法来调理好脾胃功能,以促进湿气尽快排出。
浏览(146)2022-07-15 18:14:46
火疗有一定的祛湿作用。火疗是一种温热的外治疗法,可以温补阳气,加速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在出汗的同时就带走了部分湿气。火疗针对寒湿入侵机体所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等不适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适用于阳虚或寒湿痹症的患者。
浏览(71)2022-07-15 18:14:31
吃姜能去除体内的湿气,但只针对寒湿重的人,而且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姜的性质温热,能够散寒解表、温中止呕。吃姜的时候可以提高人体阳气,促进气血运化,改善脾胃虚寒,促进寒湿的排出。但姜的祛湿作用较弱,湿气较重者最好选择效果明显的祛湿药物。此外,湿热较重者不宜吃姜,以免加重病情。
浏览(105)2022-07-15 18:14:15
湿气往外排出的现象主要是不适症状逐渐减轻,比如原来觉得头痛如裹、肢体困重、倦怠乏力等,现在逐渐减轻,感觉越来越轻松、精力充沛;再比如原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溏等,现在胃口和消化功能得到了改善,大便也逐渐成形;厚腻的舌苔逐渐变薄等。
浏览(136)2022-07-15 18:13:59
湿毒清胶囊能去湿气,但主要是针对血虚风燥的皮肤病患者。湿毒清胶囊中含有苦参、白鲜皮、黄岑、土茯苓等成分,具有一定的祛湿作用,可以改善湿热引起的皮肤瘙痒。但湿毒清胶囊的主要功效是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临床上主要用于血虚风燥引起的皮肤瘙痒症。
浏览(62)2022-07-15 18:13:43
湿气重不是肾阴虚,也不是肾阳虚,但与肾虚是有关系的。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是久居潮湿之地或淋雨、涉水所致;而内湿主要与脾虚有关,因为脾主运化,如果脾虚,就不能运化水湿,就会湿气内生。肾虚也会影响水液代谢,尤其是肾阳虚,可能会加重湿气。
浏览(129)2022-07-15 18:13:27
想要判断体内是湿气还是湿热,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舌象、脉象等,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湿气重与脾虚有关,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等症,舌苔白腻;湿热主要表现为头困身重、口苦口干、皮肤油腻、急躁、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等。
浏览(183)2022-07-15 18:13:1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个人简介: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乙肝、慢性胃炎)、肾脏病(包括慢性肾功能不全、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急慢性肾炎等)、肿瘤(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及内科疑难杂症。
肖军主任医师
唐庆主任医师
黄凤华主任医师
齐铮主任医师
黄磊副主任医师